春节、冬至、除夕、正月初五、立秋、立冬吃饺子。
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称盛行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,待到半夜子时吃,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,吃饺子取“更岁交子”之意,“子”为“子时”,交与“饺”谐音,有“喜庆团圆”和“吉祥如意”的意思。
除了年夜饭要吃饺子,正月初五鸣“破五”,也要吃饺子。有一种说法是,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,人们不可“轻举妄动”,一过初五,就基本上过了年禧,不再禁讳了,所以要吃饺子祝贺。
立秋,民间素有“贴秋膘”一说,“民以食为天”,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人们当然忘不了吃。
所以北京、河北一带民间流行“贴秋膘”。瘦了当然需要“补”,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“贴秋膘”,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当然首选吃肉,“以肉贴膘”。
立冬节气,有秋收冬躲的含义,我国过往是个农耕社会,劳动了一年的人们,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,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劳。
有句谚语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就是最好的比喻。
在我国的北方,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冬至这天吃水饺的习惯,和“冬至吃水饺医治冻耳朵”的传说。相传我国古代的一位名鸣张仲景的名医在奇冷的严冬用水饺(古时称馄饨)医治冻伤的故事。那年冬至(数九)这天,北风呼啸大雪纷飞,张仲景观到许多人因饥冷交迫,手、足、耳朵被冻伤,他就把这些人邀至家中,亲自动手包制水饺,馅料选用高暖量的辣椒和羊肉,煮熟后连饺子带汤盛到碗里,让大家趁暖吃下。
此法果然奏效,冻伤得以缓解并逐渐痊愈,由此而来便留下“冬至”这天吃水饺的美谈。这段佳话仍在被现代人传颂。
饺子的传统文化民谚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、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“初一饺子初二面,初三合子围锅转。”合子也是一种饺子,平时是烙熟,而初三是煮熟。正月初五鸣“破五”,也吃饺子。实际,中国人最讲究、最为观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(也鸣“年饭”),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,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饺子,以示来年财源繁茂、平安吉祥、幸福康健、人丁兴旺等美好期望与祝愿。饺子虽小个中天,文化内涵深。
饺子源于我国有2600多年历史,儒家经典之一、西汉戴圣编纂的《礼记》,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多种礼仪的论著,载道:“稻米二、肉一,合以为饵,煎之。”但饺子毕竟源自何朝何代谁人之手,众说纷云,莫衷一是,既缺乏较为正确翔实的的史料记载,也缺少言之有理的科学阐释,但有两种说道说定饺子渊源也不足为过。
“张仲景说”,饺子源自“医圣”张仲景“冬至舍药”。东汉时期,南阳郡涅(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)的张仲景,潜心钻研古代医书,广收有效方剂,著成《伤冷杂病论》,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,对祖国医学发铺功勋卓著。他终生以“入则救世、退则救民、不能为良相、亦当为良医”为铭,济世救人,情系百姓。长沙任太守,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医,诊病施药。他见白河两岸乡亲肌冷交迫,骨瘦如柴,不少人耳朵僵冻溃烂,心不能忍,辞官踮间为民行医。冬天刚到,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棚支锅,把羊肉、辣椒和驱冷药材一锅同煮,熟后捞出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“娇耳”再煮制成“祛冷娇耳汤”,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服后周身血液上涌,两耳发暖,冷气顿消,冻耳很快治好。1700多年来世代承传,人们每年冬至包食娇耳,纪念张仲景恩师。
“李世民说”,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腻,令厨师在肉中加菜,结果炸、氽不能成型,厨师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住水煮,唐太宗吃时问此为何物,厨师答曰用面皮包的丸子,这样做牢固,鸣“牢丸”,不料唐太宗大喜,连称“这好!这好!”打那“牢丸”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。1972年,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墓里,发现了随葬的一只木碗里有十几枚“形如偃月”的食品,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唐朝的“牢丸”,酷似今天的饺子。可见早在1300多年的唐朝饺子已传到西域少数民族地区。
春节是最富诗意的节日,以春季之始作为一年的开头,迎接新年也就是迎接春天。所以过年是中国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大节日,既喜悦又神圣,如鲁迅所说“旧历的年底究竟最像年底。”“没有饺子不过年,不吃饺子过不往年。”俗语说的有些偏颇,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渴望与向去。小小饺子,包着乾坤,包着人们对来年幸福、平安、吉祥、希望的心理,是新一年丰硕与收获的象征,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合,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灵魂,渗透到每个人生活之中。
学习做菜技巧,尝遍各种美食!零起步学做菜!吃货福利,天天推送精致美食菜谱,教你简朴好学的私房菜秘籍!